《出版发行研究》
从《大理报》到《大理日报》,再到“一报一网两微一端”,大理日报社始终守正创新,不断发展完善报纸形态,打造“金字招牌”,构建新媒体矩阵,积极探索媒体融合发展道路。
《大理日报》始创于1950年2月1日,是中共大理地委机关报,同年4月奉上级命令停刊。1958年6月1日,中共大理地委创办机关报《跃进报》,同年10月1日更名为《大理日报》。“文革”期间,《大理日报》于1966年6月15日被迫停刊。1978年10月1日,中共大理州委创办内部周刊《大理简讯》。1982年1月1日,中共大理州委改《大理简讯》为《大理报》,作为机关报公开出版发行。
一、“成长”迹:报纸形态日新月异
从《大理报》到《大理日报》,再到形成“《大理日报》+新闻网+官方微博+微信公众号+客户端”媒体格局,大理日报社筚路蓝缕,破茧成蝶,将纸张著成了华章。
1996年10月1日,《大理报》更名为《大理日报》,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、国务院总理李鹏为《大理日报》题写报头。1999年3月1日至2003年12月31日,报社将州内12家县市委机关报(内部报纸)作为《大理日报》县市版公开出版发行,开启“1+12”集群模式。2000年1月1日,《大理日报》改为对开四版大报。2004年1月1日,改为彩报。2005年1月1日,改为对开八版周六报,将报纸分成时政、社会两大板块。2017年1月3日,《大理日报》进行新一轮改版改进改革,增设“视觉”等8个周刊,新开“领导谈”等34个专栏,通过优化版面内容,进一步提升报纸的权威性、思想性;通过美化版面形式,进一步提升版面表现力和视觉冲击力。
二、“炼金”记:“金字招牌”越擦越亮
《大理日报》始终高度重视新闻策划、评论言论和民生新闻,并将其打造成“金字招牌”。
1982年1月1日,《大理报》公开出版发行。
1996年 10月 1日,《大理报》更名为《大理日报》。
(一)打造新闻策划招牌,提升宣传效果
内容上的策划,力求将分散的、无形的新闻聚合起来。2015年1月19日至20日,习近平总书记到大理考察,《大理日报》跨越5个年头,用众多稿件在时间维度上进行组合,“精耕细作”内容策划。2015年1月20日的报纸,主要安排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、洱海保护治理、党的建设、群众脱贫致富、文化科技卫生事业发展等方面的内容。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大理后,《大理日报》先后策划了“回访”报道、“回响·总书记考察大理一周年”系列报道、融改革开放40周年与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大理二者为一体的系列报道、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大理四周年系列报道以及《忆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大理》《殷殷嘱托牢记在心 凝心聚力砥砺奋进》等一批重要文章,目前正在策划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大理五周年主题报道。
形式上的策划,力求主题更突出、版面更好看、文字更精彩、图片更吸睛。以2016年大理白族自治州建州60周年相关报道为例,《大理日报》通过文字、图片、图表等载体,运用消息、通讯、诗歌、散文等体裁,探寻最佳表达方式。先后推出“魅力大理·美丽乡愁”等专栏,折射全州发展成就;纪念日当天,推出了36版纪念特刊。
角度上的策划,力求让新闻报道覆盖更多受众、受众触及更多新闻。以2003年9月16日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(GMS)第12届部长会议在大理召开相关报道为例,《大理日报》在开设“走进GMS”专栏,出版英文彩报,介绍东盟五国情况,展示大理对外形象。
《大理日报》策划开设的“回响·总书记考察大理一周年”栏目,图为2016年1月20日出版的《大理日报》图片由大理日报社提供
2016年11月23日出版的《大理日报》
(二)打造评论言论招牌,强化“喉舌”作用
作为中共大理州委机关报,《大理日报》充分发挥党报评论言论在引领时代风气和社会舆论中的作用,先后开设了“读者之声”“杂谈”(后更名为“三道茶”)“群言谈”“苍洱论坛”“时评”等历久弥新的品牌栏目,做到了几乎每期都有评论、言论。
注重引导作用,构筑干群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。先后推出了“论解放思想更新观念”“论积极开展多种经营”等众多系列评论员文章,为全州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凝聚力量。
注重表态作用,传递好党和政府的声音。先后推出《保护洱海 我不护谁护》《洱海保护治理既要打攻坚战又要打持久战》等评论员文章,阐述洱海保护治理的重要性、紧迫性,介绍具体工作措施和方法步骤。